教师

赓续教育家精神,共启教育新征程——华东师大教育集团 “初阳工程” 第五期开班暨第四期结业仪式顺利举行

时间:2025-08-21浏览:10设置

初阳工程

2025 年 8 月 20 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初阳工程” 第五期开班仪式暨第四期结业仪式以 “线上 + 线下” 相结合的形式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志聪,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赛君以及第四期、第五期共计46所学校1400 余名校长、学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仪式由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处刘珈宏主持。

华东师大教育集团 “初阳工程” 第五期开班仪式暨第四期结业仪式举行


1

开班首讲: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实践


戴校长围绕 “教育家精神” 展开系统阐述,带来开班第一讲。他紧扣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教育家精神核心内涵,从六个维度进行解读,与教育同仁携手共进、共话成长。戴校长指出,践行教育家精神,关键在于成为 “大先生”。“大先生” 之 “大” 体现在五个方面:既要通晓教育的历史脉络,又要洞察未来发展趋势;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又要具备开阔的世界视野;既要站稳课堂主阵地,又要善用社会大课堂拓展育人空间;既要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又要勇于突破创新;既要心怀教书育人的初心,又要涵养以教育报国的 “大我” 情怀。


结合多学科教学实践,戴校长强调各学科需立足自身特点深耕育人价值:语文教育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借经典文本夯实基础、涵养三观;数学教育以形数结合突破学习障碍;英语教学在 AI 时代坚守 “信达雅”,凸显人文价值;科学教育落实 “做加法”,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理化生教育聚焦核心问题与规律,助力学生理解学科本质;体育教育注重精神培养与身心协同发展。对于 AI 赋能教育,他指出教育者需处理好三组关键关系:平衡技术性与价值性,不被技术裹挟,坚守育人本质;协调快与慢,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持教育的深度与从容;兼顾人与技术,倡导有温度的智能教育,让技术服务于师生互动。

华东师大副校长、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作开班首讲


这些阐述既紧扣各学科教学规律,又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为教师在实践中融合学科特性与育人目标、合理运用 AI 技术提供了清晰指引,彰显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和对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


2

荣耀结业:

见证成长,续写教育华章


仪式上,周赛君副处长宣读第四期优秀学员表彰名单,52 名学员因在研修期间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获此殊荣。她们通过 “通识培训、影子跟岗、岗位实践、自主研修” 等环节的全方位锤炼,完成了从新教师到教学骨干的蜕变。他们的成长不仅是个人的进步,更为教育集团人才队伍注入了坚实力量。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赛君宣读优秀学员表彰名单


3

新程启航:

寄语新学员,传承教育初心


最后,李志聪处长作总结讲话,对第四期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向第五期新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初阳” 寓意清晨的太阳,象征着教育的生机与希望,新学员作为教育集团的新鲜血液,肩负着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使命。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志聪作总结讲话


李处长对新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坚持主动学习,以 “积极主动”心态汲取新知,锚定 “四有” 好老师目标;二是注重学以致用,将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等时代命题融入教学实践,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提升能力;三是强化团队协作,传承中国教研体系优势,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成长。他强调,从新教师到教育家的成长之路,需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深耕讲台中汲取育人初心,在区域辐射中彰显华师教育人的担当。


作为华东师大教师培养的品牌项目,此次仪式既是第四期学员的结业礼,更是第五期学员的启程令。华东师大教育集团将以 “初阳工程” 为纽带,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汇聚教育智慧,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活动以 “线上 + 线下” 相结合的形式举行,46所学校1400 余名校长、学员共同参与


4

培训感想:

初阳聚力,以教育初心照亮育人征途


戴校长以习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讲话为切入点,新时代中国教育应秉持的精神,勾勒出华师大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群体风貌,直面学科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倡导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习,着重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新教师明晰了前行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高级中学 崔张悦

本次培训在戴校深邃而务实的讲座中深度开启,他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从理论架构与学科实践层面,直面真实的教育问题,深刻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磅礴力量与践行路径,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专业给养。随后,李处长的开班动员画龙点睛,提出的“坚持主动学习、学以致用、团队协作”三点要求,正是对我们如何消化、吸收和转化戴校的讲座内容所做出的最精准的行动部署。一讲一促,相得益彰,既武装了我们的思想,也指明了实践的方法。我们将恪守李处长的要求,深入消化戴校的培训精髓,在协作共进中将崇高精神转化为追求卓越教育的扎实行动。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高级中学 吴璇

今天参加了华东师大教育集团“初阳计划”的学习活动,戴立益副校长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进行了深入讲解,强调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承担起为人民办教育的社会责任。这使我对教育的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李志聪处长的总结讲话表达了对新入职教师未来发展的期望,鼓励我们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勇于创新与实践。此外,我还参与了华东师大教育集团的跟岗培训,通过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我在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上有了明显提升。感谢教育集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 王思妤

作为华东师大附属丽水学校的新教师,参与“初阳计划”培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育初心的力量。今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教授首场分享中,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阐释与教学实践的指导,如明灯照亮前路——既让我们明晰了教育者的使命担当,也学会了以研究的视角直面课堂真问题。


从往期培训到今日学习,“初阳计划”始终以专业引领护航成长。在这里,我们不仅汲取着前沿教育理念,更在同伴交流中凝聚起前行的力量。这份“新”的相遇与成长,将化为我们扎根讲台、深耕教育的底气,助力我们在教育之路上稳步前行。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丽水学校 裴春花

作为新教师,很荣幸能参加华东师大教育集团组织的“初阳工程”。在今天上午的讲座中,戴校长将华东师大教育人“捧着一颗心来”的精神画像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对教育使命有了鲜活的认知。李志聪处长嘱托我们要胸怀教育理想深耕课堂,在与学生共成长中锤炼本领,坚守育人初心。今后,我将以各位前辈为榜样,潜心耕耘,争做不负使命的青年教师。“初阳工程”为一批又一批的新教师搭建了汲取智慧的平台,更像一座桥梁,连接起理论与实践,助力我们新教师快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左惊喜

我参加“初阳计划”第五期开班典礼,让我收获颇丰,对教育有了全新感悟。教育家精神绝非空洞口号,而是扎根课堂的深度思考。戴立益副校长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直面真实的教学问题》讲话中,对“教育家精神”的阐述,使我意识到我教学不能仅着眼于进度和考试,要兼顾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让学生在知识中看见自己,同时合理运用AI技术,保持教育温度。戴校长强调各学科需立足自身特点深耕育人价值,并且分享了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落花生课程》案例,让我对“理论如何落地”有了最生动的理解。我突然明白,理论落地不是把课文翻译成习题,而是让学生在做中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过程,用心呵护,每一朵花都能绽放。本学年,我要陪伴着我班31位学生绽放属于他们自己的绚丽!


——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 沈培琼

作为新教师首次参加华东师大集团培训,收获颇丰,深切感受到这是一场滋养教育初心、赋能专业成长的高质量盛宴。戴立益教授以教育家精神为核心的分享,让我们领悟到教育不只是知识传递,更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从家国担当的信念到躬身育人的坚守,筑牢了以爱育爱、以责履责的职业根基。学科教学指导系统全面,各学科逻辑被抽丝剥茧般拆解,为我们绘制了清晰的教学 “导航图”,成为课堂创新的底气。在第四期优秀学员表彰的荣光与第五期初阳计划启动的新篇交织中,“初阳”的力量愈发鲜明 —— 前辈以实绩引路,后辈携初心启程,一群教育人逐光同行、彼此映照,既延续薪火相传的热忱,更涌动共赴理想的朝气。华东师大提供的丰富资源平台更让人安心,处处体现对教育者成长的用心。李志聪处长总结讲话中“主动学习、学以致用、团队协作”的恳切嘱托,更精准道破了新教师成长的关键。感恩这场相遇让我们站在更高起点,奔赴教育的星辰大海。


——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  许高敏

参加初阳计划启动会议,聆听专家们的分享,我深受触动。特别是戴立益副校长的分享让我倍感振奋。戴校长站位高远,不仅明晰了“大先生之大”的内涵,更让我懂得要立足教育真实问题开展教学;从解读政策到剖析教学实例,为我们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大使命。初阳计划意义非凡,它为作为新教师的我们量身打造成长路径,提供丰富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于我而言,这是快速融入教育事业、提升自我的关键契机。我将带着这份触动,在后续研修里深耕细悟,让教育理想逐步照进现实 。

——华东师范大学新余高新区实验学校  叶婉婷

戴校长在讲座开篇便强调,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实践,向“大先生”看齐,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坚持做终身学习者。在教育教学中,要直面真实问题,作为历史教师,更要秉持唯物史观等正确历史观,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为感兴趣的学生“加餐”。最后,戴校长希望青年教师要端正学习态度,抓住机会,主动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教学中,多交流研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   李梦圆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期待,新教师们参加了本期“初阳工程”的培训。上午的活动内容充实,意义深远,特别是关于“四有”好老师标准和“教育家精神”的阐述,让人深受启发,倍感振奋。


讲座深刻解读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丰富内涵,这“四有”标准为新教师的职业成长树立了清晰的标杆和努力的方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塑造和价值的引领。随后对“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则展现了一种更为宏大的格局与追求,激励我们不止步于做一名合格的“教书匠”,更要胸怀“国之大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考如何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栋梁之材。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学校的新教师,今天有幸参与了华师大教育集团的“初阳计划”培训。戴立益副校长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直面真实的教学问题”的分享,如一场及时雨,让新教师们对教育实践有了更具象的认知。戴校长在讲座中提到“华师大教育人画像”,使我们内心对教育事业燃起了激情。戴校长从各个学科入手,站在探究视角直面课堂问题。通过这场讲座,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理念,更在课堂实际教育经验上得到了升华。作为新教师,我会带着这些启示走进课堂,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践行教育初心,让自己这缕“初阳”的光,真正照进学生成长的征途里。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虹桥学校  董赢泽

此次华东师大教育集团“初阳工程”的开班仪式与首讲内容深刻启发了我的教育思考。戴立益副校长对“教育家精神”的解读,尤其是成为“大先生”的五个维度,让我认识到教育者需兼具历史视野与未来眼光、本土根基与国际格局,既要恪守课堂本位,也要拓展社会育人空间。学科育人价值的深耕实践提示我,教学需立足本质:语文重人文与工具统一,数学需化解抽象难题,英语应超越技术凸显人文,科学教育更要通过项目化学习融合创新。


面对AI赋能教育的时代命题,戴校长提出的“技术性与价值性”“快与慢”“人与技术”三组关系的平衡,尤为发人深省。教育不能为技术所裹挟,而应坚守育人初心,让技术成为增进师生互动、滋养教育温度的工具。


李志聪处长的寄语进一步强化了我的使命感——以“空杯心态”持续学习,将AI等时代课题融入实践,在协作中传承教研智慧。作为新时代教师,我愿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深耕讲台、辐射区域,在平凡岗位上践行“教育报国”的大情怀。


——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实验中学 吴禄蕊

8月20日上午,我校的20位新教师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作了主题为《学习教育家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讲座。讲座睿智而精彩,戴校长对教育家精神和对教育人才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让我校新教师感受到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明确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我们新教师将努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让自己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热忱执着的终身学习者,一个温文尔雅的传道授业者。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