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自2025年1月起,组织附属幼儿园、附属紫竹幼儿园、附属闵行永德幼儿园、厦门华师希平幼儿园等精心筹备和申请第77届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报告。经过多轮专家指导、打磨,成功申请了一场专题研讨会与一场艺术教育工作坊。7月14日至18日,教育集团带领园长和教师们远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围绕大会主题“艺术与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游戏、表达与参与”,向全球展示集团化办学的文化育人创新模式。

与会人员合影



01

7月14日,我们的团队赴瑞吉欧•艾米莉亚市的洛里斯马拉古兹国际中心开展学术交流。通过聆听瑞吉欧教育中心主席Claudia Giudici 的讲座,观摩“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主题展览和光影工作坊,与瑞吉欧教育核心团队研讨对话,深入理解了瑞吉欧教育中环境作为“第三教师”的设计哲学,为集团课程创新注入新的思考。


瑞吉欧教育中心主席Claudia Giudici 讲座

泥塑、光影工作坊观摩


主题展览参观


02
7月17日举办的集团专场研讨会由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学前教育组专家周兢教授、张莉副教授共同指导,教育集团资源建设部王隽老师主持,以“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集团化幼儿园跨学科育人实践”为主题,四所幼儿园分享创新实践成果。

专场报告人合影

会议议程安排(集团专场)
附属紫竹幼儿园徐臻园长:通过《春日节气中的自然艺术》,揭秘了从节气观察到大学校园里办儿童画展的奇妙过程,实现自然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共生;

徐臻园长报告《春日节气中的自然艺术——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践探索之路》
华师希平幼儿园程理园长:以闽南建筑为起点,构建“从地域文化到全球视野”的超学科学习链,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与全球观念;

程理园长报告《我们的居住地-基于超学科学习开展的闽南文化探索之旅》
附属幼儿园田为莉副园长:创新“舌尖上的艺术”课程,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味觉记忆、艺术实践和情感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然-文化-生活”的认知桥梁;

田为莉副园长报告《舌尖上的艺术: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幼儿园传统节气文化课程》(右为翻译)
附属闵行永德幼儿园胡晓月园长:以“无患子项目学习”为例,诠释“感知(游戏)→探究(表达)→应用(参与)”的文化活态传承路径,让儿童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体。

胡晓月园长报告
《从好奇到传承:一粒种子如何激活文化DNA》




03

会议议程安排(集团工作坊)
随后,“‘头顶上的非遗花园’——非遗活化传承的学前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坊”紧锣密鼓地开展。该工作坊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徐韵副教授、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薛文彪馆长共同指导,教育集团资源建设部王隽老师主持,呈现了厦门华师希平幼儿园与附属闵行永德幼儿园联合教学教研的成果。来自意大利、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阿联酋、亚美尼亚、日本、新加坡等十余国的教育者亲身体验了中国非遗的当代转化,亲历了如何用多元材料重构传统文化符号的过程。开放而有深度的课程实施、丰富并充满趣味的材料实验,获得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工作坊主持人教育集团王隽老师讲解花语文化




各国代表积极参与工作坊的簪花制作体验

代表们在留言板上写下感想

工作坊作品展示合影



本届OMEP之旅彰显了华东师大教育集团在文化育人创新领域的三重进阶: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