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News Bulletin

关键字文章匹配

  •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初阳工程第二期·卓越讲坛第九期|新教师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

时间:2022-11-02浏览:51设置

    为助力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缩短角色转换期,92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特邀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付丽旻作关于“新教师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34所成员校、幼儿园的新入职教师与华东师范师范大学托管帮扶的江西鄱阳县鄱阳中学、四川阆中市阆中中学、西藏拉孜县高级中学、青海三江源民族中学4所中学教师线上线下云集一堂,共同探讨班级管理中沟通的艺术。

  


纲举目张,拨云见日


       付丽旻首先以自身带教新教师遇到的实际案例,讲解了年轻教师应如何通过与学生的共情来建立信任,将经验不足的劣势转化为与学生贴近的优势。她以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为例,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往往受到其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影响,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对他们的种种偏差行为做出正确有效的应对。在明确新教师不必对沟通有畏难心理以及对沟通重要性达成共识后,她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自己同学生沟通的秘诀——“三种情感”的力量。第一种情感的力量是“被爱”,她以学生违反班规事件的处理为例,阐明了教师之爱“无条件但有原则”的性质;第二种情感的力量是“尊重”,她通过疏导家庭变故学生情绪的事例,强调了沟通中“倾听”的重要性;第三种情感的力量是“敬畏”,提倡引导学生对规则发自内心地遵守。最后,她又分享了自己的“新教师自我修炼五部曲”:专业根基(好课)、专业形象(细节)、专业立场(智慧)、专业提升(学艺)与专业规划(坚持)。以柔克刚、建立互信,抓住一个个契机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并适当借助学生间的同伴影响力,保持积极与耐心,将有利于与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沟通渠道。付老师推心置腹,将自己的五大沟通要诀,建立互信倾听的艺术、直面挑战的艺术、助人自助的艺术、善于留白的艺术倾囊相授。



  

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付丽旻作主题报告

       讲座最后,付丽旻在讲座中引导各位老师分享了作为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沟通的重要性和实用的班级管理沟通技巧。相信在付老师几十年宝贵从教经验的指导下,必将帮助成员校新教师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惠及更多的学生。


  在线学习集体合影(部分)

  

济南市长清区华曜实验学校教师集中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教师集中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广陵初级实验中学教师集中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顺德美的学校教师集中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贵阳学校教师居家学习

  


硕果盈枝,满载而归

   交流分享过后,各位新教师收获颇丰,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顺德美的学校的李昭瑜老师总结付丽旻老师的讲座是“结合自身经历与我们分享如何跟学生沟通,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提升控班能力”,而付老师本人则“是十足的爱心和 耐心,引导、陪伴孩子学习成长,是我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新教师,李老师从讲座中汲取了颇 多职业提升的信心,她表示自己也将努力如付老师一样,“用一颗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倾听 他们的想法,诚心接纳和帮助每一个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的张雨佳老师盛赞付老师的讲座“字字珠玑,深入浅出,逻辑严 密”。张老师提到了让她印象深刻的案例,“如何和个别同学沟通,如何驾驭课堂、把握班级,以及如何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沟通等的心得,让我受益匪浅。”她学到了付老师在班级沟通管理中的 一整套方法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优先处理情绪问题;把握教育契机,从学生立场出发,看见每个学生,接纳每个学生;培养班级凝聚力,增强同伴影响力。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的杨瑞瑞老师同样深受启发,她说“付老师用丰富的教学案例和 亲身体验表达了对教育、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抚平了我近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关于学生和作业等问题带来的焦躁。”讲座过后,杨老师充分意识到教育是等待的艺术,决心用真心对待每一 个学生,努力构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临港小学屈莉在聆听了付老师关于班级管理沟通艺术的讲座后谈到“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想要站稳讲台,不能只凭借一腔热血,还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优秀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付老师分享的案例,我明白了班主任的“无条件”和“有原则”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爱和付出是无条件的,但是也需要牢牢守住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的原则和底线,这样才能把班级凝成一股绳,不至于出现“分散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临港小学郁甜听完讲座后总结“作为新教师,要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规律、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去引导教育孩子。在见习期时,要学着与学生沟通,在沟通时,站在学生本位,换位思考,与孩子共情,放松下来,把内心想说的说出来;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不同的学生,在情感上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给予无条件的爱,但是要有边界感;还要让孩子懂得尊重和敬畏规则本身和遵守纪律的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