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卓越讲坛
5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第29期卓越讲坛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王蓓带来专题讲座《德育跨学科教学设计》。
本次卓越讲坛是教育集团上半年第三次教师跟岗研修的主要活动之一,当天,在上海跟岗的江苏、浙江、天津、重庆、江西、广东、福建和上海本地的39名老师以及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学校四川阆中中学、江西鄱阳中学的6名老师现场参会,另有全国各地成员校教师线上参与。

▲华东师大教育集团第29期卓越讲坛
在双新、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德育跨学科教学设计成为中小学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常见类型。本次卓越讲坛,叶王蓓教授分享了各学科与德育的融合思路;德育跨学科教学问题链、任务链设计;德育跨学科教学实施场景及德育跨学科教学评价;并介绍一些案例为教师开展德育跨学科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王蓓带来专题讲座《德育跨学科教学设计》


叶教授提到,随着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更新,跨学科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德育作为一个跨学科主题,在学科素养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阶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她在讲座的第一个环节,结合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小学的例子,分享了三种常见的学科融合思路,为教师们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提供了启发。

▲第29期卓越讲坛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举办
叶教授指出,在学科融合的过程当中,教师面对较难的教学问题,应培养任务链思维:先将任务还原到真实典型的情境之中,接着将问题与任务分成低阶到高阶的不同层级,然后有的放矢地让学生通过观察合作或体验提案等方式去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最后进行问题的复盘与反思。任务链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真问题、真任务与真评价当中形成高阶思维,更快地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在讲座的下一环节,叶教授列举了一系列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方案,分析了教学实施场景对德育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叶王蓓教授紧接着讲述了德育跨学科教学高阶思维教学评价体系。叶教授提出,高阶思维构成成分可以通过行为、情感、能力清晰进行表征,具体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类型。教学高阶思维的方式可以从教师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层面来着手。在教师行为层面: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有层次,学习支持要系列化。在学生学习行为层面: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情境,要能够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要懂合作,要会迁移。
讲座的最后,叶教授强调了德育跨学科教学高阶思维教学评价体系的四个一级指标: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果。学科融合要架构“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学科融合链条,形成“学生办社团—教师全员育人”的学习实践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卓越 | 引领 | 担当 |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