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卓越讲坛


4月1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第28期卓越讲坛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举办。本次讲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升带来专题讲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原因与应对》。
随着教育集团2025年上半年第二批教师跟岗研修陆续开展,当天来自上海嘉定、闵行、普陀等各跟岗基地校的集团跟岗教师线下参会,另有全国各地集团成员校、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学校教师线上参与。
刘俊升教授指出,青少年脑发育不同,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特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种表征和儿童青少年自身发展特征呈现的变化与过渡的特性息息相关。

刘教授提出,教师和家长要从系统化视角和“表现-动机-需求”视角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进行解析。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是多因素系统性累计产生的结果,青少年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背后是由特定需求驱动的不同动机。
在剖析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原因之后,刘教授展示了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框架设计,其中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为:规范化组织与制度、心理健康评估与监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家校社协同平台、教师培训与支持等。
最后刘教授同所有老师分享了一项格兰特研究(grant study),研究者以如何获得人生幸福为主题,跟踪调查了样本人员80年来的生活与发展情况。在这项将近80年漫长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财富、权势并不能保证人们的幸福,只有良好的关系才会让人更快乐、更健康。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与青少年的相处中,如何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多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及掌握科学应对方法是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