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多元研修 共话实践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赛君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致辞。她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教育理念与育人模式的重构。本次培训,致力于推动教师实现三大能力跃升——科学命题设计、精准诊断分析、差异化教学管理。
周赛君进一步指出,各校虽处于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但“育人为本”的目标始终如一。期待全体教师以“空杯心态”投入研修,既要在专家引领下拓宽视野,更要在校本实践中敢于创新,将数据转化为教学的“指南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精准诊断后的差异化教学中获得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赛君致辞
作为活动承办方,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展示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攻关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周长与面积(练习课)》与《皮影艺术》两堂AI赋能的微课,生动诠释技术如何重构课堂生态:在数学练习课中,AI系统实时捕捉学生解题逻辑,帮助教师快速定位共性难点;美术课上,虚拟场景模拟激发学生跨学科创造力,实现“做中学、创中悟”。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展示“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攻关项目”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部副部长汪茂华应邀作专题讲座。他深入解读了“绿色指标3.0”的内涵,强调其核心在于“从育分转向育人”,教育评价不应止步于分数,而应关注学生的阅读素养、学习动机、学习关系、抗逆能力等综合品质。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部副部长汪茂华作专题讲座

校际协同 共筑成长平台
活动现场,各集团校教师代表通过“一分钟快闪”形式分享了本校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与挑战。
▲各集团校教师代表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校长蒋方叶表示,校际协作是本次学习研讨活动的重点。后续将通过“案例互评”“策略共享”等模式,推动各校在命题设计、学情诊断等环节的深度联动,构建“共研、共用、共进”的研修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校长蒋方叶发言
活动负责人张计蕾校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后续规划,并表示,“知行教育坊”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更是校际协同创新的纽带,期待通过数据赋能点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活动负责人张计蕾校长发言

以智启新 擘画未来图景
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将通过“知行教育坊”搭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师学习互动和研究平台,通过常态化研修、跨校协作和资源共享,为各集团成员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每一位学生绽放独特光彩。

▲“知行教育坊”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