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学科指导专家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19-03-26浏览:72设置

        2018年12月7日,在基础教育集团与教师教育学院的通力合作下,“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成立大会”胜利举办(以下简称联盟),为进一步落实联盟的行动目标,明确学科指导专家的具体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对接附属学校的教研组建设,由学科指导专家和实践导师共同推进教研组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人才培育。建立联盟学科教研组常态化的研讨与交流机制,加强联盟校间的深度沟通、协同与联动,形成学科教学研究、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全面提升集团成员校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二、工作主题

1.  提升学科教研品质

       结合各学科特点强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索,加强校际联研,教研活动内容聚焦于课标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并以学科为中心,加强各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

2.  发展教师学科能力

       优化学科梯队建设,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的支持与服务,突出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学经验”。

3.  开展校本课程研究

       研究国家课程在学校的校本化实施,以及如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校本课程体系。

4.  驱动系统课题研究

       围绕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范畴及实际问题,开展有学生立场、有育人价值、有理论支持的真实研究(鼓励跨校共研),并在论文撰写方面给予专业指导。

5.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积极推进评价改革,构建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学习评价方案,建立与学科特色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


三、学科指导专家工作职责

      学科指导专家应基于学科本质和功能定位,综合前期调研结果,设计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实施计划,提交联盟秘书处,专家应至少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 年度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结合联盟校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每学年初,制定一份年度学科教研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项目申请书见附件1,申请书电子版请于2019年4月10日前,统一报送至jwang@schools.ecnu.edu.cn)。

2. 一个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专题教研工作坊。工作坊内容可包括教学观摩研讨(层次接近的学校可开展同课异构)、说课评课、命题指导、科研指导、专题报告、课改沙龙等。如联盟学校间差异较大难以兼顾,可在统一活动的基础上,制定个别特殊方案,每学期穿插一两次经验汇报和成果分享。

3. 每次专题教研工作坊前,至少到1所学校开展实地调研。

4. 每次教研活动后向联盟秘书处提交图文简报,及时做好资料积累和总结,简报可由承办学校或教研组内指定人员执行编辑。

5. 每学年提交一份本学科教研组建设年度工作报告。对年度学科教研组建设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评,对学科教研组建设的阶段性经验进行提炼。



四、经费保障

       项目经费由基础教育集团承担。学科指导专家按学科、学段申报项目并做出经费预算,由联盟审核通过后正式立项,并向学科指导专家拨付项目经费。


五、考评办法

       每学年末,组织一次总结答辩会,各学科专家围绕学科教研组建设现状、学科建设活动成果、典型经验和疑难问题等展开述职答辩。由联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戴立益,副组长:李志聪、冯剑峰、刘萍、周彬、吴成领)对学科教研组建设的工作进行考评,并对优秀学科组长给予表彰。


附件1.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项目申请书

/ke_upload/file/20190326/20190326062717_47166.docx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