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1
- 关键字2
- 关键字1
导语
在刚刚落幕的2024年中国中学生数独锦标赛暨小学生数独训练营中,全国13个省份、46个地市、161所中小学校,共410位学生齐聚一堂,以数字为刃,以逻辑为盾,在方格矩阵间展开智慧的角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以下简称华师附中)派出的数独战队不负众望:李瑞泽同学荣获中学组男子二等奖;李瑞泽、苏东伟、马堂辉、黄启垣四位同学联袂出战团体赛,荣获中学组团体三等奖;华师附中更以团体总分第六名的成绩跻身全国前列。在2025年1月18-19日福建省数独公开赛中,华师附中学子也表现亮眼:吴燚淼荣获U15组第一名,章芮晶荣获U15组第三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华师附中“以生为本、多元发展”办学思维的生动注脚,也是学校近年来在教学改革领域不懈探索的落蒂之瓜。



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构建成长阶梯
华师附中以“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和谐统一”、以“家国情怀、自立精神、实验思维、科学态度、精英气质、星球眼界”为文化追求,按照“规范+多元”的办学模式组织教育教学,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智慧,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想平台,努力践行“卓尔不凡,越而胜己”的校训,以期实现“达标+卓越”的办学目标。
2024年,华师附中于七年级数学、英语学科启动“A—B—C”分层教学体系,成为撬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杠杆。
A层次:打下坚实的基础,完成国家规定的目标,达到福建省的中等地区学生的学业水平。
B层次:完成国家规定的目标,体现学科知识的能力要求,达到福建省的发达地区学生的学业水平。
C层次: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实现高阶思维的能力要求,达到福建省的发达地区特长学生的学业水平。
2025年,学校将分层模式延伸至语文领域,组建“高阶思维班”,形成“夯实基础+思维提升”的教学闭环。
通过“自主选择+动态评估”机制(每学期末可升降层),学生在“跳一跳够得着”的良性循环中实现个性化发展。这种打破“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为不同潜质的学生搭建了差异化成长阶梯。

二、科创融合:素养培育,点燃思维火花
依托沪明对口合作资金,华师附中建设总面积840平方米的科学素养培育中心,配备C919模拟机、塞斯纳172飞行模拟器等设备。高中部科技楼也正在建设中,科技航天航空科普室/航空科技体验室布局已落地在该楼的5层,将在土建完成后实施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模拟飞行(无人机)模拟教学训练中心、模拟飞行设备等均已到位。
华师附中已于2024年4月22日正式启动青少年模拟飞行课程,并于同年6月21日获批“中国航协青少年航校”,成为福建唯一入选学校,实现福建省在该领域的“零突破”。2024年7月26日至28日,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滑翔之翼杯”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总决赛,在海南省博鳌市举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派遣22名选手参加决赛,与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63支代表队,共计2600多选手同台竞技。在比赛中,华师附中队伍22名选手全部获奖,总计获得37个奖项,9个全国一等奖,18个全国二等奖,10个全国三等奖,其中张辰辉同学获得趣味竞速飞行(红牛朗利特)项目全国第一名,谢绵尧同学获得伊斯坦布尔之旅挑战赛(海上)项目全国第一名。


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学校构建“导师制课题研究”体系。学生从真实问题出发,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跨学科探索。这种“做中学”的模式不仅提升科学素养,更锤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





三、多元生态:多维赋能,激发生长动能
社团活动:兴趣与能力的双向奔赴
学校现有经天纬地社、美术社、数学问题解决者联盟等50余个社团。社团活动不仅培养特长,更通过“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例如,数学问题解决者联盟指导老师刘绍铨结合分层教学经验,为班级学生定制社团课程内容。



学科节:打破边界,催生跨界创新
学科节,则是华师附中教育创新的又一亮点。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竞赛和展览,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兴趣与探索欲望。在跨学科的交流与碰撞中,学生们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智慧,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阳光体育:强健体魄,打造活力校园
为实现“达标+卓越”办学目标,学校于2024年启动“阳光体育”计划。每周一、二、三、四17:10-17:40,全校师生在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9大场地开展足球、篮球、飞盘等12项运动。活动采用“自主选择+专业指导”模式,既设置了30-50人员额度的各类专项班,也有近600人的阳光长跑团,实现教师、学生全员参与。


学校特别引入安全保障机制:学校成立安全保障组,配备4名专职安保人员;制定涵盖场地检查、应急疏散等6大类的安全预案;为每个项目配备2名指导教师,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结语
从分层教学的精准施策,到科创融合的硬核突破,再到阳光体育的全面铺开——华师附中正以一场场教育改革的“突围战”,重塑新时代基础教育课堂的模式。在这里,数独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思维能力的练兵场;教学创新不仅是手段,更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必由之路。
未来,随着沪明合作项目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科学素养培育中心的全面落成,这所“上海版”的革命老区新校,将继续以创新之姿,为莘莘学子的卓越成长搭建更广阔的航道。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